作者:重庆消防 日期:2016/4/6 13:02:53
重庆北部新区支队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消防安全“巡查、防控、宣传”大体系,推进辖区火灾防控体系更上新台阶。
三支队伍巡逻,建立火患“巡查”体系。
一是志愿队义务巡逻。
消防支队发动140余名社区民警、协警和居民志愿者,对人员进行了消防培训,配置相应灭火器材和消防宣传图册,每天5-8小时街面巡逻。
二是消防服务队每日巡逻。
全区依托综治办成立了8支消防综合执法救援服务队,每队1台巡逻车,按划分区域,每天走街进巷、巡逻检查,每组每日至少抽查5家社会单位、开展1小时消防宣传。
三是网格员例行巡逻。
依托全区8个街道建立消防安全委员会,37个社区建成消防工作组和消防微型站,每天开展消防巡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火灾防控网。
三类场所严管,形成火灾“防控”体系。
一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落实“户籍化”管理。
全区607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面落实“户籍化”管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与消防支队逐一签订《2016年消防安全目标责任状》,严格落实“三项报告备案”制度,定期报告“四个能力”自查评估情况、建筑消防设施维保情况。
二是人员密集场所落实标准化管理。
结合辖区实际,将汽车配件、医疗卫生、教育、商市场等4个区域联防协作组打造试点,开展更加严格、更加全面的消防安全培训、火灾隐患自查、安全能力互评等工作。
三是九小场所落实“黑名单”监管制度。
街道、公安派出所针对社区、临街的“九小场所”开展排查登记,明确10类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岗位,指导单位整改火灾隐患,不能整改或者整改迟缓的,一律以政府名义悬挂“消防安全不合格单位”红牌,推行达标建设。
策动市民参与,筑牢群众“宣传”体系。
一是建立消防宣讲团。
消防支队抽调监督干部与文职雇员、消防志愿者成立12支消防知识宣讲团,每周利用半天时间组织单位到支队讲授消防安全课,逐一对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场所单位进行消防培训。
二是发动群众举报火患。
专门设立两江新区举报投诉奖励经费,所有举报一经查实,均落实了物质奖励。发放奖励的同时,将一封涵盖“如何报火警、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逃生自救和如何举报消防违法违规行为等贴近群众生活内容的平安信,附带发送给举报投诉人,把消防安全知识送入千家万户。